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图片新闻
站内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思想教育>>网络思政>>正文
 
记大连装备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二三事
2017-12-09 21:12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区别只是在于投资主体的不同,在培养方向和办学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于克谦如是说。

虽然已过立冬时节,但漫步在大装院的校园里,师生们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儿,尤如三月春风扑面而来。这喜人的景象来源于学院党委近年来开展的一系列思想政治工作,给学院注入了新活力、增添着正能量。

“大思政”的由来

去年12月8日,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刚刚落下帷幕,学院随即着手贯彻会议精神,结合省委政治思想会议精神,深入分析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状况,发现有三个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抓思想政治工作的部门不少,但“各吹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形成不了合力;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重复不系统,碎片化,没有张力;三是讲大道理多,针对性不强,缺少亲合力。学院党委根据这三个问题,提出了构建“大思政”的理念。

所谓“大思政”具有三层含义:一是扩大学生思想政治考核范围,在不减少思政课课时基础上,拿出思想课2学分放在学生参加各种形式实践教育活动的考核上,采取双考核,双及格制度;二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是融会各方面力量,建立由党政领导干部、工匠大师、企业骨干、专家教授兼任教学任务的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教育工作队伍。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教学副院长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教职工全员参与、学生自我管理的“大思政”新格局。

党政联合下发了《关于构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的实施意见》并对《实施意见》进行任务分解和责任分工,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建立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的经验,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

重拾“抓两头 带中间”的老传统

“抓两头 带中间”是我党多年思想政治工作形成的优良传统,讲的是把树立典型和做后进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四年前,学院对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和思想状况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价值取向也变得多样化了。针对这种情况,学院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并明确了“抓两头带中间”的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在学生中开展争当“百名十佳标兵”活动,一抓就是四年,学生通过演讲进行自荐、系里推荐、学院遴选,评比过程就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至今,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四年,共有400名学生获此殊荣,学院不仅通过校园网宣传标兵事迹,还把标兵的照片悬挂在校园内道旗上宣传,成为学院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靓丽的风景线。此项活动在辽宁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评比中获得了二等奖。

同时,学院开展了党员与帮扶学生学生签订责任状结对子的活动。今年初,又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进教室、进车间、进学生宿舍、与学生交朋友的“三进一交”活动,对135名有心理障碍学学生,教师和辅导员一对一的工作,帮助化解心理问题,使他们尽快地投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之中。17级管理系新生晓东(化名),对学习毫无兴趣,日常表现散漫,还与同学打了两次架。管理系的党支部书记刘可主动与晓东结成对子。通过多次谈心,了解到晓东的父母离异多年,对他只有经济上的支持,并无学习上的管教以及生活上的关怀,促使晓东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孤僻、不爱学习,对大学生活及集体活动缺乏兴趣。在了解了晓东的情况后,刘可更加关注晓东的日常情况,经常与他聊天,了解他的思想动态,带他参加院系组织的篮球赛,辩论赛,演讲比赛等集体活动,让他感受大学生活的乐趣。刘可还经常到晓东的班级听课,督促他按时上课,慢慢改变他散漫的行为习惯。

两个月过去了,晓东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有了明显变化。不仅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迟到早退现象不见了,还能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承担系里工作。他曾开心地说,是刘老师的关怀和帮助让他感受到集体活动的充实和快乐,更让他重拾了久违的家的温暖,更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希望。

学生学哲学小组

马列主义哲学一直是我们党看家的本领。今年初,学院党委在组织教工党员学哲学中尝到了甜头。有的老师在学哲学用哲学时惊喜的发现,将哲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更能提高课堂授课的质量。以此受到启发,党委决定在学生中建立一个学哲学的小组,原本只想组织20人参加学习,结果通知一下发,学生纷纷报名,经过系院选拔,最终由51名同学组成了学哲学小组。哲学班的主讲人是党委工作部部长夏红军。夏部长是军校出身,具有近30年的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学经验,对思想政治工作格外的在行。学哲学小组成立后,他经常利用自己的午休时间看书、备课、写教案。他经常说,要让同学们对学哲学产生兴趣,就不能运用枯燥、苍白、过于理论化的语言授课,而要像唠家常般的讲故事,与学生增加互动,用身边实实在在的事例,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哲学不是那么高高在上,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还能够对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具有指导作用。

马述航是最先报名的学生,在谈到学哲学的感受时,他说道,刚开始报名参加哲学班的初衷,只想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但一个月过去了,学哲学对自己的影响更像是春风细雨般,虽无声无息,却开拓了他的思维、增加了他的学习兴趣,让他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夏部长用平实的语言、生动形象的例子讲授的哲学理论深深的吸引了他,让他的听课状态不再是“一听一过”般的被动,而是主动跟着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他发现,原来身边有那么多“哲学小事”和逻辑思维方式被不经意间忽略了。在学哲学的过程中,不仅让马述航对学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促使他对自我的发展问题产生更多的思考。当夏部长讲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后,他感受颇深。在参加“青马培训”时,他发现与其他同学差距较大,要想缩小差距,甚至超越他人,该怎么做呢?他想到哲学课上讲过的量变质变发展的原理,他默默的下了决心,除了做好日常学生学习外,还制定了每个月读两本书的计划,虽然有时也感觉到吃力,但他时时用“过程是曲折的,未来是光明的”来鞭策自己。

操场上的千人思政课

今年在新生报到时,学院党委就萌生了让千余名新生共同上一节思政大课作为入学教育的念头。于是,党委书记于克谦早早就开始着手准备讲稿。讲稿准备好了,问题又来了,这种千人大课是建校来的头一回,新生对讲课的形式认不认可?对讲课的内容感不感兴趣?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学院先后召开了两次由辅导员和新生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党委书记于克谦了解到,新生入学后,普遍出现想家、对新的学习环境感到不适应等现象。正所谓“下药需对症”,于书记就怎样看待想家、正确使用手机、理性花钱、如何克服没考上理想的学校的失落感等问题,用温暖、质朴如长辈般的语言与同学们谈心。千余名新生整齐的坐在操场上安静、认真的聆听着,现场只能听到一位长辈通过麦克温厚的话语。

机械系17级新生小浩(化名),开学初,觉得自己没考上理想的学校而自怨自艾,每天靠网游来打发时间。小浩在听了于书记的思政课后,感到上大学如同穿衣服,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读高职学院也一样能成就工匠之才。于是,他把玩手机的时间用在参加系集体活动和学习上。两个多月过去了,小浩不仅烦恼少了,快乐多了,更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充满了信心。他不再抱着曾经失落的心态止步不前,而是通过日常扎实的专业学习向着他的“大国工匠梦”稳步迈进。

围绕不断深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旨,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由党委牵头,结合自身学院的实际情况,真正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了实处,细化到师生的工作学习乃至行为规范中去,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

                                                         文章来源于:大学生在线联盟

上一条:一分纲领 九分落实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十九大精神进教案研讨会
下一条:辽宁省法治文化基地及法制教育基地在辽宁科技大学揭牌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反馈留言 | 帮助信息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处 版权所有